June 2, 2023
那么,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?
f
\[探头\]
kite,晚上好
\[装傻\]
本来想等考完再突然出现的
没想到被抢先了(
<
f
我现在困于无望的备考之中
想问问有啥平稳心态的方法
考前平稳
我好像没有过这种需求 因为我当时对自己要求挺低的(
\[尴尬\]
唯一能说的就是考的时候要是失眠头疼别慌
因为我那两天就睡了四个小时 不知道为什么 然后考完还接着疼
但是你的脑子还是挺好用的 它疼成这样还能写出来东西(
<
f
大概是太兴奋了吧(
其实吧 怎么说呢
我就把我到目前为止体会到的一些东西简单讲一讲吧
我记得我高中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包裹在一种状态里 就是总感觉各种事情可能会越来越糟之类的
那个时候就感觉什么东西都倾向于想得特别远
把所有东西都当成关键的 好像一件事情做不好之后就离深渊更近了一步
这两年下来我就发现 事实其实或许不太是这个样子的
对于你自己来说 一件事情做得是好是坏 在它被实现之前 是没人有资格去评价的
换句话说 你用来预测一件事情将要产生何种结果的标准 很多时候是你自己为自己定下的
有这些标准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我们经常说这叫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
但有一点一定要注意 就是千万不要把这些**主观的标准**误认为是**客观的要求**
<
f
或许是我用以量度自我价值的标准太高了吧,或许一直如此
标准呀什么的,都是在不同评价体系里不断变化的
高中的环境很容易让人陷入这样一种状态
因为人跟人之间的交流本身就很少 信息流(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)也比较闭塞
这个状态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不再随着自己的意志走了
<
f
是这样的
我觉得这种状态是一种慢性的认知固化
你总感觉有一个东西在盯着你 总想去符合它对你的要求
尽管你把那些要求说出来的时候连你自己都不信
或者干脆说都说不出来 你不知道它到底想要什么
但事实情况是 这个东西根本没想要什么 甚至连它本身都是不存在的
仅仅是自身周围的环境所构建出来的一个幻象
事实上这种误认是很难避免的 不必太自责 是环境所致
我当时也是简单看了点书[^1]才完全把自己的观念改变过来的 不过现在时间可能不够了 没办法深入解释
那几篇文章[^2]勉强可以算作一些例子吧
<
f
成功认识并改变已经很不容易了
其实你知道嘛
走出高中之后 这一点变得特别特别容易(
因为我们终于能真正地跟人打交道了 能够快速地认识到人的差异 快速地明白那些标准何其脆弱
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表述是 上高中的时候 感觉那些独特的人很独特
到了大学之后会发现每个人都很独特
所以我现在不担心跟人打交道的事情 因为我根本不认识你 我会把你看成白纸 把自己也看成白纸
然后我们互相往纸上写东西
<
f
哈哈哈
挺奇妙的
本质上就是一点 你想象中的他人是「你认为他应该有的样子」 而不是真正的他本身的样子
唯一了解他本身的样子的方法就是上去搭话 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反而能够更加了解彼此
所以如果回到考试这个话题上来的话
你当下认为的高考 其实是你所想象的 因为你并没有真正地经历过它
你现在听到的都只会是别人灌输给你的东西 无论那些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
那高考到底是什么 只有考了才知道
妈的 听上去怎么这么像废话 有点难绷(
<
f
草
没事,有点懂了
我经常喜欢说 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给自己预设了太多东西了
从身边人听来的 从网络和媒体听来的(这个可能更多) 那些没有被我们亲身经历的东西 很多都被当成了真理
<
f
确实,预设得太多了
我有时也几乎毫无自觉地受到模因污染(
那么 我当然也是现代人 我也有过这种阶段 问题是怎么从现代性更进一步
那就是抛弃 或者说 去验证这些预设
这些是你所听到的知识 它们当然不全是没有价值的 那这些知识里面到底哪些是真的 只有你自己能为自己验证
我常听人说这个事情难 那它到底难不难 我没做过 只有做了我才知道
工科人经常会说 get your hands dirty 其实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(
<
f
\[开心\]
而且说白了 就算现在仍然没法确定最后到底会考什么分数 上什么学校
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我既然已经经过了这几年的敲打 一天天地这么过了下来
细心如我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 能准备的全都准备了 不能准备的也尽量去考虑了
**那么 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**
<
这个问题已经讲完了。